(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神識:指人的心靈或精神意識。
- 掛礙:阻礙,障礙。
- 廓周:廣泛遍佈。
- 法界:佛教術語,指一切存在的總體。
- 虛空:空無一物的空間,比喻無限廣闊。
- 不假:不需要,不依靠。
- 坐禪:佛教修行方法之一,通過靜坐冥想來達到精神集中。
- 持戒律:遵守佛教的戒律。
- 超然:超脫,不受世俗影響。
- 解脫:佛教術語,指從煩惱和束縛中得到自由。
- 豈勞功:哪裏需要辛苦努力。
翻譯
如果心靈能夠無阻礙地自由流動,那麼它的影響將遍佈整個宇宙,如同廣闊無垠的虛空。不需要通過坐禪或遵守戒律來實現,自然而然地就能達到超脫世俗的解脫狀態,這哪裏需要辛苦的努力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佛教中的一種精神境界,即通過內心的自由和無阻礙來達到超脫和解脫。詩中強調了內在精神的重要性,認爲真正的解脫不需要外在的修行和努力,而是自然而然地發生。這種思想體現了佛教中「心即是佛」的理念,強調了內心的清淨和自由是達到解脫的關鍵。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精神自由的嚮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