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臨瀧寺

· 韓愈
不覺離家已五千,仍將衰病入瀧船。 潮陽未到吾能說,海氣昏昏水拍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臨瀧寺:位於今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是一座歷史悠久的佛教寺廟。
  • 五千:指離家已經五千裏,形容距離遙遠。
  • 瀧船:指在瀧江(今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的河流)上行駛的船隻。
  • 潮陽:地名,位於今廣東省汕頭市,當時屬於偏遠地區。
  • 海氣:指海上的霧氣或氣候。
  • 昏昏:形容霧氣濃重,視野模糊。
  • 拍天:形容海浪洶涌,波濤拍擊天空。

翻譯

不知不覺離家已遠達五千裏,我依然帶着衰弱的身體和疾病,乘坐瀧江上的船隻。雖然還未到達潮陽,但我可以描述那裏的景象:海上的霧氣濃重,波濤洶涌,彷彿要拍擊到天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韓愈長途跋涉的艱辛和對遠方的想象。詩中,「不覺離家已五千」表達了旅途的漫長與孤獨,而「仍將衰病入瀧船」則透露出詩人身體的衰弱和旅途的艱難。後兩句通過對潮陽未到之地的描述,展現了詩人對未知地域的想象和期待,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敏銳感受和深刻描繪能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憧憬。

韓愈

韓愈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後人尊稱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思想上,韓愈崇奉儒學,力排佛老。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