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唐起居前後見寄二首

· 顧況
何處吊靈均,江邊一老人。 漢儀君已接,楚奏我空頻。 直道其如命,平生不負神。 自傷庚子日,鵩鳥上承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靈均:屈原的字。
  • 鵩鳥:一種不祥的鳥,古人認爲見到它會帶來不幸。
  • 承塵:古代用來遮擋塵土的布幔,掛在座位上方。

翻譯

何處可以憑弔屈原,江邊有一位老人。 漢朝的禮儀你已經接觸,楚地的音樂我卻頻繁地聽。 直率的行爲就像命運,一生不辜負神明。 自我哀傷於庚子之日,不祥的鵩鳥飛上了承塵。

賞析

這首詩是顧況對屈原的憑弔之作,表達了對屈原的敬仰和對自身命運的感慨。詩中「何處吊靈均」一句,既表達了對屈原的懷念,也暗示了自己的孤獨和無奈。「漢儀君已接,楚奏我空頻」則通過對比,突出了自己與屈原的不同命運。最後兩句「自傷庚子日,鵩鳥上承塵」,以鵩鳥爲喻,抒發了對自身不幸命運的哀嘆。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憑弔詩。

顧況

顧況

顧況,生卒年不詳,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鑑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