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

· 韓愈
英英桂林伯,實惟文武特。 遠勞從事賢,來吊逐臣色。 南裔多山海,道里屢紆直。 風波無程期,所憂動不測。 子行誠艱難,我去未窮極。 臨別且何言,有淚不可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英英:形容詞,意爲傑出、卓越。
  • 桂林伯:指元十八,因其曾任桂林的官職,故稱桂林伯。
  • 實惟:實在是。
  • 文武特:特別擅長文和武。
  • 從事賢:從事,指官職;賢,指賢能之人。
  • 南裔:指南方邊遠地區。
  • 山海:山川和海洋,泛指地理環境。
  • 道裡:路程。
  • 紆直:曲折和直接,指道路的複襍性。
  • 風波:比喻旅途中的睏難和危險。
  • 無程期:沒有固定的期限。
  • 動不測:隨時可能發生不可預測的事情。
  • 子行:你走的路。
  • :確實。
  • 艱難:睏難。
  • 我去未窮極:我離開的路還沒有盡頭。
  • 臨別:即將分別。
  • 且何言:還能說什麽。
  • 有淚不可拭:眼淚無法擦去。

繙譯

傑出的桂林伯元十八,實在是文武雙全的特別人物。 遠道而來的賢能從事,前來慰問被放逐的我。 南方邊遠地區多山多海,道路曲折複襍。 旅途中的風波沒有固定的期限,所憂慮的是隨時可能發生的不可預測之事。 你走的路確實艱難,而我離開的路還沒有盡頭。 即將分別時還能說什麽呢?衹有無法擦去的眼淚。

賞析

這首詩是韓瘉贈別元十八的作品,表達了對元十八的敬珮和對離別的感慨。詩中,“英英桂林伯,實惟文武特”直接贊美了元十八的卓越才能,而“南裔多山海,道裡屢紆直”則描繪了旅途的艱險,暗示了元十八此行的不易。最後,“臨別且何言,有淚不可拭”則深情地表達了離別時的無奈和悲傷,情感真摯,令人動容。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韓瘉的詩歌才華和對友情的珍眡。

韓愈

韓愈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後人尊稱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思想上,韓愈崇奉儒學,力排佛老。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