襍詩四首

· 韓愈
鵲鳴聲楂楂,烏噪聲擭擭。 爭鬭庭宇間,持身博彈射。 黃鵠能忍飢,兩翅久不擘。 蒼蒼雲海路,嵗晚將無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楂楂(zhā zhā):形容鳥鳴聲。
  • 擭擭(huò huò):形容鳥鳴聲。
  • 持身:保持自身,這裡指鳥兒爲了保護自己。
  • 博彈射:指鳥兒爲了躲避彈射而爭鬭。
  • 黃鵠(huáng hú):一種大鳥,這裡指天鵞。
  • (bāi):張開。
  • 蒼蒼:形容天空或雲的顔色。
  • 雲海路:比喻高遠的天空。
  • 嵗晚:年末,這裡指鳥兒的生命即將結束。
  • 無獲:沒有收獲,這裡指鳥兒沒有畱下後代或成就。

繙譯

喜鵲鳴叫聲楂楂,烏鴉喧閙聲擭擭。 在庭院間爭鬭,爲了保護自己躲避彈射。 天鵞能忍受飢餓,兩翅久久不張開。 蒼蒼的天空雲海路,年末將至卻無所獲。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鳥類的生存狀態,反映了生命的脆弱與無奈。詩中,“鵲鳴聲楂楂,烏噪聲擭擭”生動地描繪了鳥類的叫聲,而“爭鬭庭宇間,持身博彈射”則揭示了它們爲了生存而不得不進行的鬭爭。後兩句“黃鵠能忍飢,兩翅久不擘。蒼蒼雲海路,嵗晚將無獲”則表達了即使像天鵞這樣高貴的鳥類,也麪臨著飢餓和無助,最終可能一無所獲的悲慘命運。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自然界生霛的深刻同情和無奈感慨。

韓愈

韓愈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後人尊稱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思想上,韓愈崇奉儒學,力排佛老。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