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道者所隱不遇

· 竇鞏
籬外涓涓澗水流,槿花半點夕陽收。 欲題名字知相訪,又恐芭蕉不奈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籬外:籬笆外面。
  • 涓涓:細水慢流的樣子。
  • 槿花:木槿花,花期短暫,朝開暮落。
  • 半點:形容夕陽的餘暉微弱。
  • 不奈:無法承受。

翻譯

籬笆外的山澗水細細流淌,木槿花點綴着夕陽的餘暉漸漸消逝。 想要題寫名字告知來訪之意,卻又擔心芭蕉無法承受秋日的淒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秋日傍晚的靜謐景象,通過「籬外涓涓澗水流」和「槿花半點夕陽收」的細膩描繪,展現了自然景色的寧靜與美麗。後兩句「欲題名字知相訪,又恐芭蕉不奈秋」則透露出詩人內心的猶豫與憂慮,擔心秋天的蕭瑟會影響到芭蕉的生長,也隱喻了詩人對於尋訪未遇的遺憾與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竇鞏

唐扶風平陵人,字友封。竇庠弟。憲宗元和二年進士。袁滋闢爲從事及掌書記。入朝拜刑部郎中。元稹觀察浙東,奏爲副使、檢校祕書少監、兼御史中丞。平居與人言不出口,時號“囁嚅翁”。工五言詩。與兄竇常、竇牟、竇羣、竇庠合有《竇氏聯珠集》。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