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行歌送陳士惟新喻教授

· 袁華
陳廣文短而精悍才且㒞,投老遠之新喻任。中流揚舲張大帆,烏帽霜華點秋鬢。 憶別楚鄉今十年,夢想江山動遊興。憶昨經覽初,看山數去程。 放舟婁江口,掛席南風輕。長年三老椎大鼓,釃酒割牲祈降靈。 開頭捩柁入揚子,東望淮沙海門紫。鯨魚吹浪波冥冥,不覺狼山去如駛。 舟行三日數百里,忽見金焦屹相峙。鐵甕城頹壁壘荒,百戰英雄嗟已矣。 曉行朱金沙,暮泊石頭城。不聞商女歌玉樹,黃蘆苦竹生秋聲。 復溯彭郎磯,還經敷淺源。落帆官亭湖,遙見香壚煙。 卻憶儀真不數日,行盡長江十三驛。大孤雨晴冰鑑開,白石青林映行色。 始離墟落見城市,高閣魏魏對山起。摩鐵柱,吊旌陽,俯仰清風懷孺子。 三洲橘熟秋雨霜,楓林點染兼丹黃。煙華萬井照金碧,石城百雉圍清江。 範太史,清江生。視草登紫閣,看花遊玉京。子今往,彼我歌紀行。 範公雖仙典刑在,山川草木皆知名。醉歌擊唾壺,君毋憂問塗。 安得成寬輩,寫作長江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精悍:精明能幹。
  • 投老:到老,臨老。
  • 揚舲:揚帆。
  • 烏帽:黑色的帽子。
  • 霜華:白髮。
  • 長年三老:船上的老船工。
  • 釃酒:斟酒。
  • 割牲:宰殺牲畜。
  • 開頭捩柁:開始調整船舵。
  • 鯨魚吹浪:比喻大浪。
  • 冥冥:昏暗。
  • 狼山:山名。
  • 金焦:金山和焦山,兩座山名。
  • 鐵甕城:堅固的城池。
  • 嗟已矣:嘆息已經過去。
  • 朱金沙:地名。
  • 石頭城:南京的別稱。
  • 商女:賣唱的女子。
  • 玉樹:指《玉樹後庭花》,陳後主所作的歌曲。
  • 彭郎磯:地名。
  • 敷淺源:地名。
  • 香壚煙:香爐中的煙霧。
  • 儀真:地名。
  • 冰鑑:明亮的鏡子,比喻湖面。
  • 墟落:村落。
  • 摩鐵柱:觸摸鐵柱。
  • 旌陽:地名。
  • 俯仰:低頭和擡頭。
  • 孺子:年輕人。
  • 三洲:地名。
  • 煙華:繁華的景象。
  • 石城:堅固的城池。
  • 範太史:人名。
  • 視草登紫閣:觀察草木,登上高閣。
  • 玉京:帝都。
  • 典刑:典範。
  • 擊唾壺:敲擊唾壺,表示激動。
  • 安得:怎能。
  • 成寬輩:人名。

翻譯

陳廣文雖然身材短小但精明能幹,才華橫溢,到了老年還遠赴新喻擔任職務。在江中揚帆,張開大帆,頭戴烏帽,白髮如霜點綴着秋天的鬢角。

回憶起與楚鄉的分別已有十年,夢想中的江山激起了遊興。記得初次遊覽時,數着去山的路程。從婁江口放舟,南風輕輕地吹拂着船帆。老船工敲着大鼓,斟酒宰殺牲畜祈求神靈的保佑。

調整船舵進入揚子江,向東望去是淮沙和海門的紫色。大浪如鯨魚吹浪,波濤昏暗,不知不覺中狼山已遠去如飛。

船行三天數百里,忽然看到金山和焦山屹立相峙。鐵甕城已頹敗,壁壘荒涼,百戰英雄已成過去。

早晨在朱金沙,晚上泊在石頭城。聽不到商女的歌聲,只有黃蘆苦竹中傳來的秋聲。

再次經過彭郎磯,經過敷淺源。在官亭湖落帆,遠遠望見香爐中的煙霧。

想起在儀真的日子不多,已經走完了長江十三驛。大孤山的雨後天晴,湖面如冰鑑般明亮,白石青林映襯着行色。

離開村落見到城市,高閣巍峨對山而起。觸摸鐵柱,吊念旌陽,低頭擡頭間懷念年輕的時光。

三洲的橘子在秋雨霜中成熟,楓林被點染成紅黃。繁華的景象照亮了萬井,石城百雉圍繞着清江。

範太史,是清江的生。他在紫閣上觀察草木,遊玉京看花。你現在去,我爲你歌頌這段旅程。

範公雖已仙逝,但他的典範仍在,山川草木都知曉他的名字。醉酒後敲擊唾壺,你無需擔憂問路。

怎能得到成寬這樣的人,畫出長江的圖景。

賞析

這首作品以紀行的形式,描繪了陳廣文遠赴新喻的旅程,通過沿途的風景和歷史遺蹟,展現了作者對過往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地理和歷史典故,如狼山、金焦、鐵甕城等,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底蘊。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如「大孤雨晴冰鑑開」,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旅途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是對友人的送別,也是對旅途的頌歌。

袁華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子英。工詩,長於樂府。洪武初爲蘇州府學訓導。有《可傳集》、《耕學齋詩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