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怨一百二十首

· 孫蕡
燈不成花夢欲闌,素羅衾薄掩春寒。 忽聞風響鞦韆索,夜半倉皇出戶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閨怨:指女子在閨房中的怨恨和思唸之情。
  • 一百二十首:指這首詩是系列詩作中的一首,共有120首。
  • 燈不成花:形容燈火昏暗,如同未開的花朵。
  • 夢欲闌:夢即將結束,闌是盡頭的意思。
  • 素羅衾薄:素色的羅帳薄薄的,衾指被子。
  • 掩春寒:遮掩著春天的寒意。
  • 鞦千索:鞦千的繩索。
  • 夜半倉皇:半夜時分,倉促慌張。

繙譯

燈火昏暗如同未開的花朵,夢境即將結束,素色的羅帳薄薄的,遮掩著春天的寒意。忽然聽到風中傳來鞦千繩索的聲音,半夜時分,我慌張地走出房門去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夜中女子的孤獨與不安。詩中“燈不成花夢欲闌”一句,既表現了夜晚的昏暗,也暗示了女子心境的迷茫和失落。而“素羅衾薄掩春寒”則進一步以春寒料峭的景象,加深了女子的孤寂感受。最後兩句“忽聞風響鞦千索,夜半倉皇出戶看”,通過鞦千索的聲音和女子的倉皇行動,生動地表現了女子內心的驚慌和對外界變化的敏感反應。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詩人孫蕡對女子閨怨情感的細膩把握。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