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江閣燕坐圖

青山凝微靄,澄江耀晴空。 層坡積餘潤,綠樹披清風。 彼美衣冠者,燕坐江閣中。 手持高士傳,目送歸飛鴻。 天朝羅俊髦,巖穴何舂容。 吾知鬆關路,未啓白雲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凝微靄(níng wēi ǎi):凝聚著微薄的霧氣。
  • 澄江:清澈的江水。
  • 耀晴空:在晴朗的天空中閃耀。
  • 層坡:層層曡曡的山坡。
  • 馀潤:賸餘的溼潤。
  • 綠樹披清風:綠樹被清風輕拂。
  • 衣冠者:指士人或文人。
  • 燕坐:安坐,閑坐。
  • 高士傳:記載高尚人物事跡的傳記。
  • 目送歸飛鴻:目光隨著飛翔的鴻雁遠去。
  • 天朝:指朝廷。
  • 羅俊髦:選拔英才。
  • 巖穴:山洞。
  • 舂容:從容不迫。
  • 松關路:通往松林的關隘之路。
  • 白雲封:白雲繚繞,形容隱居之地。

繙譯

青山凝聚著微薄的霧氣,清澈的江水在晴朗的天空中閃耀。層層曡曡的山坡上還畱有賸餘的溼潤,綠樹被清風輕拂。那位穿著衣冠的士人,安坐在江邊的閣樓中。他手持著記載高尚人物事跡的傳記,目光隨著飛翔的鴻雁遠去。朝廷正在選拔英才,而山洞中的隱士卻從容不迫。我知道通往松林的關隘之路,還未被白雲繚繞的隱居之地所開啓。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甯靜的山水畫麪,通過“青山凝微靄,澄江耀晴空”等句,展現了自然的壯美與和諧。詩中“衣冠者”燕坐江閣,手持高士傳,目送歸飛鴻,表達了士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高潔品格的追求。結尾的“吾知松關路,未啓白雲封”則暗示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期待與未竟之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烏斯道

元明間浙江慈溪人,字繼善。烏本良弟。與兄俱有學行。長於詩,意興高遠,飄逸出羣。尤精書法。洪武初得有司薦,爲永新縣令,有惠政。後坐事謫戍定遠。放還,卒。有《秋吟稿》、《春草齋集》。 ► 3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