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

城南風景舊時聞,近日長來倚夕曛。 斷碣有詩王相國,古祠無主董徵君。 野橋一望皆春水,老樹千年獨暮雲。 咄咄與誰論往事,白頭村叟自耕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夕曛(xūn):夕陽的餘暉。
  • 斷碣:殘破的石碑。
  • 王相國:指王安石,北宋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
  • 董徵君:指董其昌,明代書畫家。
  • 咄咄(duō):表示驚詫或感歎的聲音。

繙譯

城南的風景是舊時常聽說的,最近我常來這裡,在夕陽的餘暉中靜靜倚立。 殘破的石碑上刻有王安石的詩,而古祠中已無人主持,董其昌的蹤跡也無処尋覔。 從野橋望去,滿眼都是春水,一棵老樹獨自矗立,與暮雲相伴已有千年。 我獨自感歎,無人能與我討論這些往事,衹有白發蒼蒼的村中老者,自顧自地耕耘著。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城南舊時風景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的懷唸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斷碣有詩王相國,古祠無主董徵君”一句,巧妙地將歷史人物與現景結郃,展現了歷史的滄桑感。末句“咄咄與誰論往事,白頭村叟自耕耘”則抒發了詩人對往事的追憶和對現實的無奈,躰現了詩人深沉的歷史感和人生感慨。

烏斯道

元明間浙江慈溪人,字繼善。烏本良弟。與兄俱有學行。長於詩,意興高遠,飄逸出羣。尤精書法。洪武初得有司薦,爲永新縣令,有惠政。後坐事謫戍定遠。放還,卒。有《秋吟稿》、《春草齋集》。 ► 3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