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簞瓢(dān piáo):古代用來盛飯食的竹器。
- 沉倫:沉淪,指隱居不仕。
- 投着:投靠。
- 虛懷:心胸開闊,虛心接納。
- 氍毹(qú shū):一種毛織的地毯。
- 陽春:溫暖的春天。
- 此君:指竹子。
- 契忘形:意氣相投,忘我之交。
- 相延:相邀。
- 客星:指客人。
- 眼青青:形容眼神清澈,此處指竹子的翠綠。
翻譯
不厭其煩地使用簞瓢,長久隱居,投靠心胸開闊的好主人。 榻上的毛毯上滿是黃葉,清風每日如春日般溫暖。 竹子與我意氣相投,何止是邀請我,連客人也厭倦了。 西階上長滿了苔蘚,人跡罕至,百年相對,竹子的翠綠依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隱居生活中的竹子,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之美的讚美。詩中「簞瓢不厭久沉倫」展現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滿足,而「投着虛懷好主人」則讚美了主人的胸懷。後兩句通過對竹子的描寫,傳達了與自然的深厚情感和長久的友誼。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高潔的情操和對自然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