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茅澤民臨董北苑夏山圖

· 袁華
羣山回抱中絕谷,萬木陰森嵐氣溽。 知有逃名隱者徒,捫葛扳蘿結茅屋。 北苑風流去不還,尚留遺墨在人寰。 含毫伸紙能摸寫,優孟商歌抵掌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嵐氣:山間霧氣。
  • (rù):溼潤。
  • 捫葛扳蘿:攀折葛藤和蘿藤,形容艱難地攀爬。
  • 北苑:指董北苑,即董源,五代南唐畫家,以山水畫著稱。
  • 優孟:古代楚國著名優伶,此處借指技藝高超的藝人。
  • 商歌:古代的一種歌唱形式,此處指歌唱。
  • 抵掌:擊掌,表示輕鬆自在。

翻譯

羣山環繞着中間的深谷,萬木茂密,山間的霧氣溼潤。 可以想象有隱士在這裏逃避世俗,他們艱難地攀爬葛藤和蘿藤,搭建起簡陋的茅屋。 董北苑的風采已經一去不復返,但他留下的墨寶仍在人間流傳。 有人含着筆,展開紙張,試圖模仿他的畫作,就像技藝高超的藝人輕鬆自在地歌唱一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逸山林的圖景,通過「羣山回抱」、「萬木陰森」等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幽深靜謐的氛圍。詩中提到的「逃名隱者徒」和「捫葛扳蘿結茅屋」,生動地表現了隱士們遠離塵囂、追求自然的生活態度。後兩句則通過對董北苑畫作的讚美,表達了對古代藝術家的敬仰之情,同時也展現了模仿者對藝術的追求和熱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自然和藝術的熱愛與嚮往。

袁華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子英。工詩,長於樂府。洪武初爲蘇州府學訓導。有《可傳集》、《耕學齋詩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