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枝
楊柳枝,春江曲,千縷萬縷搖新綠。柔條不解系蘭橈,相逐遊絲向天北。
兒郎去未歸,數遍江頭樹。憂心如搖旌,縣縣逐飛絮。
絮飛葉成陰,猶能庇本根。嗟彼遠行子,胡爲不思親。
枝上靈禽噪晴晝,鶴髮倚門屢搔首。綵衣南歸拜堂下,持觴起舞歌楊柳。
母樂泄泄子樂融融,不比楊柳枝零落同秋蓬。母子歡樂情無終,嗚呼母子歡樂情無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蘭橈(lán ráo):指用木蘭木制成的船槳,這裡代指船。
- 遊絲:指飄動的細絲,常用來形容春天飄動的柳絮。
- 縣縣(xuán xuán):形容搖擺不定的樣子。
- 霛禽:指鳥類,這裡特指鳴叫的鳥。
- 鶴發:白發,形容年老。
- 搔首:抓頭,心煩意亂時的動作。
- 綵衣(cǎi yī):彩色的衣服,這裡指兒子歸家時的盛裝。
- 堂下:指家中的庭院。
- 泄泄(yì yì):形容心情舒暢,無憂無慮。
- 融融:形容心情愉快,和諧融洽。
繙譯
楊柳枝,在春江的曲岸邊,千絲萬縷地搖曳著新綠。柔軟的枝條卻不懂系住那木蘭船,衹能隨著遊絲飄曏天北。 兒郎離去還未歸來,我數遍了江頭的每一棵樹。心中的憂愁如同搖擺的旗幟,隨著飛絮飄搖不定。 飛絮飄散,樹葉成廕,仍能庇護樹的根部。可歎那遠行的兒子,爲何不想唸親人。 枝上的鳥兒在晴朗的白天鳴叫,白發蒼蒼的母親倚門頻頻抓頭。兒子穿著彩衣南歸,拜倒在庭院下,擧盃起舞,唱起楊柳歌。 母親心情舒暢,兒子心情愉快,不像楊柳枝那樣零落如同鞦天的蓬草。母子間的歡樂情感無盡,啊,母子間的歡樂情感無盡。
賞析
這首作品以楊柳枝爲引子,描繪了春天江邊的景色,同時抒發了對遠方遊子的思唸之情。詩中通過楊柳枝的柔弱與不解系船的比喻,表達了母親對兒子的牽掛和無奈。後文通過對比楊柳的零落與母子間的歡樂,強調了家庭團聚的溫馨與珍貴。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巧妙地傳達了深沉的母愛和對家的曏往。
袁華的其他作品
- 《 陪趙仲光顧仲瑛遊崑山 》 —— [ 明 ] 袁華
- 《 送季景福鍊師遊武當 》 —— [ 明 ] 袁華
- 《 仲春釋奠燕集存道齋分韻得天字 》 —— [ 明 ] 袁華
- 《 李嵩四迷圖 》 —— [ 明 ] 袁華
- 《 題茅澤民蟠鬆圖爲陳彥廉壽 》 —— [ 明 ] 袁華
- 《 至正乙巳紀興十首 》 —— [ 明 ] 袁華
- 《 賦得泰伯廟送鄭同夫歸豫章 》 —— [ 明 ] 袁華
- 《 頋玉山客嘉興春暉樓前木芍藥盛開因誦張平昌所和令狐祖公别牡丹詩曰平章宅裏一闌花臨到開時不在家莫道兩京成逺别春明門外即天涯因次韻别賦五首同寄 其二 》 —— [ 明 ] 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