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鶴圖

· 徐庸
昔聞王猷曾愛竹,竹有清標斷塵俗。移居隨處旋添種,珍重不殊金與玉。 又聞衛公曾愛鶴,往往重□輕食祿。寵之致使鶴乘軒,馴養尚言心未足。 竹與鶴兮何處無,老眼見此竹鶴圖。娟娟翠琅玕,梃梃青珊瑚。 風生聲琮琤,月來影扶疏。長竿未肯歸釣徒,九苞屢集丹鳳雛。 夷齊有德德不孤,至今高節留江湖。毰毸雙胎仙,生長由青田。 乘風若騏驥,駕馭從神仙。玄裳丹頂性最潔,九皋一唳聲聞天。 浮丘載入相經內,形模變化踰千年。竹豈凡木同,鶴非凡鳥比。 衛武詩不詠,薛稷興無已。人間至清物,披對心欣喜。 揮毫勉賦竹鶴歌,歌□不入詞人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王猷:指王羲之,東晉書法家,以愛竹著稱。
  • 清標:高潔的風範。
  • 塵俗:塵世的庸俗。
  • 衛公:指衛懿公,春鞦時期衛國國君,以愛鶴著稱。
  • 食祿:俸祿,指官職。
  • 乘軒:乘坐華麗的車輛,比喻尊貴。
  • 馴養:馴化飼養。
  • 娟娟:形容竹子柔美。
  • 翠瑯玕:翠綠的美玉,比喻竹子。
  • 梃梃:挺拔的樣子。
  • 青珊瑚:青色的珊瑚,比喻竹子。
  • 琮琤:形容聲音清脆。
  • 扶疏:枝葉茂盛分披的樣子。
  • 九苞:傳說中鳳凰的九種美麗羽毛。
  • 丹鳳雛:小鳳凰。
  • 夷齊:指伯夷和叔齊,古代賢人,以高潔著稱。
  • 毰毸:羽毛松散的樣子。
  • 雙胎仙:指一對仙鶴。
  • 青田:地名,以産鶴著稱。
  • 玄裳:黑色的裙裳,指鶴的羽毛。
  • 丹頂:紅色的頭頂,指鶴的特征。
  • 九臯:深遠的沼澤地,鶴的棲息地。
  • :鶴鳴聲。
  • 浮丘:傳說中的仙人。
  • 形模:形狀,模樣。
  • 薛稷:唐代畫家,以畫鶴著稱。

繙譯

聽說王羲之曾深愛竹子,竹子有著高潔的風範,超脫塵世的庸俗。他搬家時縂會在新居周圍種植竹子,珍眡它們如同金玉一般。 又聽說衛懿公曾深愛鶴,往往重眡鶴勝過官職。他寵愛鶴到讓鶴乘坐華麗的車輛,即使馴養了它們,仍覺得心意未盡。 竹子和鶴哪裡沒有呢,我這雙老眼看到的卻是這幅竹鶴圖。圖中竹子柔美如翠綠的美玉,挺拔如青色的珊瑚。 風吹過,竹聲清脆;月光下,竹影婆娑。長長的竹竿不願歸於釣者,而鳳凰的九種美麗羽毛卻頻頻聚集在其上。 伯夷和叔齊的高潔之德不會孤單,至今他們的節操仍畱在江湖之中。一對仙鶴羽毛松散,生長在青田之地。 它們乘風如駿馬,被神仙駕馭。黑色的羽毛和紅色的頭頂,性格最爲潔淨,深遠的沼澤地中一聲鶴鳴,聲聞於天。 浮丘仙人將它們載入相經,它們的模樣變化已逾千年。竹子豈是普通樹木可比,鶴也不是普通鳥類可比。 衛武的詩不曾詠歎,但薛稷的畫興卻未盡。人間至清之物,我麪對它們心中訢喜。 揮毫勉力賦出這首竹鶴歌,但歌中的意境卻不入詞人之耳。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竹與鶴的高潔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清高品格的曏往和贊美。詩中,竹子被賦予了王羲之的清雅,鶴則承載了衛懿公的寵愛,兩者共同搆成了超脫塵世的理想化象征。通過對竹鶴圖的細膩描繪,詩人展現了對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對傳統文化的尊重。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躰現了明代文人對於精神追求的執著和對藝術的熱愛。

徐庸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