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酉元日八首

獻賦慚司馬,逢君喜帝堯。 尚疑樽俎意,無補聖明朝。 玉律陽方長,春風凍已消。 胡兒休牧馬,指日斷天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獻賦:指向君主或朝廷進獻詩文,以表達忠誠或讚美。
  • :感到羞愧。
  • 司馬:古代官職名,這裏可能指代古代的文學家司馬相如,因其以辭賦著稱。
  • 帝堯:傳說中的古代賢君,這裏用來比喻當時的君主。
  • 樽俎:古代盛酒食的器具,這裏指宴席或政治場合。
  • 玉律:指玉製的律管,古代用來測定節氣,這裏指春天的到來。
  • 陽方長:陽氣開始增長,指春天陽氣上升。
  • 春風凍已消:春風使得冰凍消融,指春天的溫暖。
  • 胡兒: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蔑稱。
  • 牧馬:放牧馬匹,這裏指胡人的活動。
  • 斷天驕:阻止或擊敗強大的敵人。

翻譯

我雖然像司馬相如一樣獻上詩文,卻感到羞愧,因爲遇到了像帝堯一樣的君主。我懷疑在宴席或政治場合上,我的貢獻對聖明的朝代並無多大幫助。玉製的律管預示着春天陽氣正在增長,春風已經使得冰凍消融。那些胡人最好不要再來放牧馬匹,因爲不久我們將擊敗那些強大的敵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君主的敬仰以及對自己貢獻的懷疑。詩中,「獻賦慚司馬」一句,既顯示了詩人對文學的自信,又透露出對自身政治貢獻的自謙。後文通過對春天到來的描寫,暗示了希望和新生,同時表達了對國家未來的樂觀態度。最後兩句則展現了詩人對國家安全的關切和對敵人的堅決態度。整體上,詩歌情感豐富,既展現了詩人的個人情感,又體現了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切關懷。

唐伯元

明廣東澄海人,字仁卿。萬曆二年進士。歷知萬年、泰和二縣,有惠政。官至南京吏部文選司郎中,佐尚書孫丕揚澄清吏治,苞苴不及其門。受業於永豐呂懷,深疾王守仁新說,上疏反對守仁從祀文廟。有《二程年譜》等。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