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臘月十日自石龍赴廣州會城途中紀行

爲愛嘉魚不放舟,從容訪古入林丘。 回仙不見空祠宇,白髮黃塵起暮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甲寅: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具體對應哪一年需要根據歷史年表查詢。
  • 會城:指廣州,古代稱廣州爲會城。
  • 嘉魚:一種美味的魚,這裏可能指地名或河流名,具體位置需要結合地理知識確定。
  • 從容:不慌不忙,悠閒自在。
  • 訪古:探訪古蹟。
  • 林丘:樹林和山丘,泛指自然風光。
  • 回仙:可能指某個古代的仙人或神話人物,具體身份需要結合歷史或神話知識確定。
  • 祠宇:祠堂,供奉祖先或神靈的建築。
  • 白髮:指年老。
  • 黃塵:黃色的塵土,這裏可能指世俗的紛擾。
  • 暮愁:傍晚時的憂愁。

翻譯

因爲喜愛那美味的嘉魚,我決定不乘船,而是悠閒地步行去探訪古蹟,深入到樹林和山丘之中。我來到一個空蕩蕩的祠堂,那裏已經沒有了回仙的蹤跡,只有我這白髮蒼蒼的老人,面對着傍晚的黃塵,心中涌起了無盡的憂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烏斯道在甲寅年臘月十日從石龍前往廣州會城的旅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爲愛嘉魚不放舟」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喜愛,也體現了他對生活的悠閒態度。後兩句則通過「回仙不見空祠宇」和「白髮黃塵起暮愁」的對比,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烏斯道

元明間浙江慈溪人,字繼善。烏本良弟。與兄俱有學行。長於詩,意興高遠,飄逸出羣。尤精書法。洪武初得有司薦,爲永新縣令,有惠政。後坐事謫戍定遠。放還,卒。有《秋吟稿》、《春草齋集》。 ► 3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