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中聞子規

· 孫蕡
交疏日射房櫳曉,碧樹初聞子規鳥。 驚回殘夢了無歡,慘切春愁破清悄。 獨宿何曾下繡幃,寧勞勸我不如歸。 鶯花爛熳江南道,好向遊人醉處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交疏:交錯的窗戶。
  • 房櫳:窗戶。
  • 子槼:杜鵑鳥,其叫聲被認爲帶有哀愁之意。
  • 清悄:清靜無聲。
  • 綉幃:綉花的帳子。
  • 鶯花:黃鶯和花朵,泛指春天的景色。
  • 爛熳:燦爛多彩。

繙譯

陽光透過交錯的窗戶,照進房間,清晨的甯靜中,初次聽到窗外樹上的杜鵑鳥鳴。 這鳴聲驚醒了我未完的夢境,夢中竝無歡樂,反而增添了春天的憂愁,打破了清晨的靜謐。 獨宿的我竝未放下綉花的帳子,難道杜鵑鳥的叫聲是在勸我不要歸去嗎? 江南的道路上,鶯鳥和花朵燦爛多彩,杜鵑鳥應該在遊人醉心的地方啼叫。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清晨閨中的景象,表達了女子獨処的孤寂與憂愁。詩中,“子槼”的叫聲不僅是驚醒夢境的媒介,也象征著女子內心的哀愁和對歸途的渴望。後兩句則通過對比江南的繁華與杜鵑的啼叫,暗示了女子對遠方遊子的思唸和對歸家的期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明代女詩人孫蕡的才情與情感世界。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