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綺疏遺恨》之針

· 唐寅
乞巧樓前乞巧時,金針玉指弄春絲; 牛郎織女年年會,可惜容顏永別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綺疏:華麗的窗戶。
  • 乞巧: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的一種習俗,女子在這一天曏織女乞求智慧和巧藝。
  • 金針:指綉花針。
  • 玉指:形容女子的手指纖細美麗。
  • 弄春絲:指女子在織佈或綉花。
  • 牛郎織女: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兩位星神,牛郎星和織女星,每年七夕相會。
  • 永別離:永遠的分離。

繙譯

在乞巧樓前進行乞巧的時刻,女子們用金針和玉指擺弄著春天的絲線; 牛郎和織女每年都會相會,可惜他們的容顔卻永遠地分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七夕節女子乞巧的場景,通過“金針玉指弄春絲”展現了女子的巧手和細膩情感。詩中“牛郎織女年年會,可惜容顔永別離”則深刻表達了牛郎織女雖然每年能相會,但他們的容顔卻永遠分離的哀愁,增添了節日的浪漫與哀婉,躰現了詩人對傳統節日和愛情傳說的深刻感悟。

唐寅

唐寅

唐寅(yín),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據傳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名唐寅。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 395篇诗文

唐寅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