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薛宗載扇面二首

· 徐庸
春江綠漲桃花水,日夜東流幾千裏。 買得門前舴艋舟,青笠綠蓑煙雨裏。 一面紅顏雙鬢白,老去□爲釣鰲客。 魚竿隨處拂珊瑚,酒盞有時傾琥珀。 歌試滄浪塵不染,天際夕陽霞閃閃。 西塞山前便是家,歸時肯畏風波險。 紅樓十二闌干曲,有意憑高曠心目。 前山風景盡堪觀,不似飛泉聲漱玉。 香爐峯頭瀑布流,水簾洞口懸清秋。 謫仙賦詠□千古,南華一出詩莊周。 溪藤一幅寫斯景,意匠經營在俄頃。 薛君持之求我題,石闌點筆蒼苔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舴艋舟:小船。
  • 珊瑚:海洋中的一種生物,這裏可能指珊瑚礁。
  • 琥珀:一種寶石,常用來形容酒的顏色。
  • 漱玉:形容水聲清脆悅耳。
  • 謫仙:指李白,因其詩才超凡,有「謫仙人」之稱。
  • 南華:指《南華經》,即《莊子》。
  • 溪藤:指用藤條編織的紙。
  • 意匠:構思,設計。

翻譯

春江水漲,綠意盎然,桃花盛開,江水日夜向東流去,綿延數千裏。買下門前的小船,身着青笠綠蓑,在煙雨中悠然自得。

一面是紅潤的面容,雙鬢卻已斑白,老去之後,我成了釣鰲的客人。魚竿隨處拂過珊瑚,酒杯中有時倒滿琥珀色的美酒。

試唱滄浪之歌,塵世不染,天邊夕陽下,霞光閃閃。西塞山前就是我的家,歸去時,我豈會畏懼風波的險惡。

紅樓十二曲闌干,有意憑高遠望,開闊心胸。前山的風景盡收眼底,卻不如飛泉聲聲漱玉般悅耳。

香爐峯頭的瀑布如流,水簾洞口懸掛着清秋的景緻。謫仙李白的賦詠流傳千古,南華經一出,詩如莊周般深邃。

溪藤上繪製的這幅景象,構思精巧,轉瞬即成。薛君拿着它來求我題詩,我在石闌上點筆,蒼苔冷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春江煙雨、漁舟唱晚的寧靜畫面,通過對比紅顏與白髮的變遷,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對塵世紛擾的超脫。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桃花水、舴艋舟、煙雨、珊瑚、琥珀等,構建了一個遠離塵囂、自得其樂的隱逸世界。後段提及謫仙李白和莊周,展現了詩人對古典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崇高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自由生活的無限嚮往。

徐庸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