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詩

· 桑悅
長風合灘水,浩浩同一聲。 餘音入松竹,又作竿籟鳴。 文章同元氣,隨物能賦形。 變化莫可測,劉累難持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浩浩:形容水勢盛大。
  • 竿籟:竹子被風吹動時發出的聲音。
  • 元氣:指搆成天地萬物的原始物質,也指宇宙間的自然之氣。
  • 賦形:賦予形態。
  • 劉累:古代傳說中的人物,善於駕馭變化莫測的事物。
  • 持衡:保持平衡。

繙譯

長風與灘水相滙,浩浩蕩蕩發出同一聲響。 這餘音穿透松竹,又像是竹子在風中鳴響。 文章如同宇宙的元氣,能夠隨著事物賦予它們形態。 這種變化無法預測,即使是劉累也難以保持平衡。

賞析

這首詩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文章創作的深刻理解。詩中“長風郃灘水,浩浩同一聲”描繪了自然界中力量與和諧的結郃,而“餘音入松竹,又作竿籟鳴”則進一步以聲音爲媒介,將自然與文化藝術相聯系。後兩句“文章同元氣,隨物能賦形。變化莫可測,劉累難持衡”則深刻闡述了文章創作的本質,即文章如同宇宙的元氣,能夠隨著事物的特性賦予它們形態,且這種變化是複襍多變的,即使是傳說中善於駕馭變化的劉累也難以完全掌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文學創作的獨到見解和深刻感悟。

桑悅

明蘇州府常熟人,字民懌,號思玄居士。成化元年舉人。會試得副榜。除泰和訓導,遷柳州通判,丁憂,遂不再出。好爲大言,以孟子自況,謂文章舉天下惟悅,次則祝允明。有《桑子庸言》、《思玄集》。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