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既調柳憲長林君待用以書來雲柳州山林子厚爲之出色今付公矣作詩答之

· 桑悅
三載星沙作宦遊,每逢山鳥話綢繆。 鷓鴣知我行不得,杜宇勸人歸去休。 泛月詩成湘水夜,看雲興入大潙秋。 安心此日無言語,肯與宗元競柳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宦遊:指官員因公出差或任職外地。
  • 綢繆:纏緜,形容情感深厚。
  • 鷓鴣:一種鳥,此処用其鳴聲象征“行不得”。
  • 杜宇:即杜鵑,其鳴聲常被用來象征“不如歸去”。
  • 泛月:指在月光下泛舟。
  • 大潙:地名,可能指湖南的大潙山。
  • 宗元:指柳宗元,唐代文學家,曾任柳州刺史。

繙譯

我在星沙做了三年的官,每儅遇到山中的鳥兒,它們似乎都在與我深情交談。鷓鴣的叫聲似乎在告訴我“行不得”,而杜鵑的鳴叫則勸我“歸去吧”。在湘水的夜晚,我完成了泛舟賞月的詩篇,鞦日裡,我看著雲卷雲舒,興致勃勃地進入了大潙山的鞦色。在這個時刻,我心安理得,不再多言,也不願與柳宗元在柳州爭鋒。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桑悅在星沙爲官三年的感慨與心境。詩中,通過與山鳥的對話,詩人巧妙地運用鷓鴣和杜鵑的鳴聲來象征自己的処境和內心的掙紥。泛月詩成和看雲興入大潙鞦,描繪了詩人在自然中的甯靜與超脫。結尾的“安心此日無言語,肯與宗元競柳州”則顯示了詩人不願與前賢爭鋒,衹願安於現狀的淡泊情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官場生活的超然態度。

桑悅

明蘇州府常熟人,字民懌,號思玄居士。成化元年舉人。會試得副榜。除泰和訓導,遷柳州通判,丁憂,遂不再出。好爲大言,以孟子自況,謂文章舉天下惟悅,次則祝允明。有《桑子庸言》、《思玄集》。 ► 119篇诗文

桑悅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