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漁者

· 徐庸
煙波老漁叟,小舟如浮槎。 捕魚無網罟,惟用水老鴉。 飛鳴向孤蓬,出沒循淺沙。 潛鱗任小大,銜取不待乂。 一家老與幼,視此爲生涯。 豈曰禽鳥性,馴狎自可嘉。 固知杜陵老,千載猶矜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浮槎(fú chá):浮在水面上的木筏。
  • 網罟(wǎng gǔ):捕魚的網。
  • 水老鴉(shuǐ lǎo yā):一種水鳥,常用於捕魚。
  • 孤蓬(gū péng):孤獨的船篷,指小舟。
  • (xún):沿着,順着。
  • 潛鱗(qián lín):指魚。
  • 銜取(xián qǔ):用嘴叼取。
  • (yì):割,這裏指捕捉。
  • 馴狎(xùn xiá):馴服親近。
  • 矜誇(jīn kuā):誇耀,讚美。

翻譯

在煙波浩渺的水面上,有一位老漁夫,他駕駛的小舟像漂浮的木筏。他沒有使用捕魚的網,而是依靠水中的老鴉來捕魚。這些水鳥飛翔鳴叫,圍繞着孤獨的小舟,沿着淺沙出沒。無論是大魚還是小魚,它們都能不費力地用嘴叼取。老漁夫一家老小,都以此爲生。這豈不是禽鳥的本性,它們與人的親近自然值得讚揚。難怪杜陵的老者,千百年來仍然對此讚不絕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老漁夫依靠水鳥捕魚的場景,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詩中,「煙波老漁叟」一句,即勾勒出一幅寧靜而悠遠的畫面,而「小舟如浮槎」則進一步以輕盈的筆觸,描繪了漁夫與水鳥的親密無間。通過「潛鱗任小大,銜取不待乂」的描寫,詩人讚美了水鳥的捕魚技巧,同時也反映了漁夫一家以此爲生的艱辛與不易。最後,詩人借用「杜陵老」的典故,表達了對這種古老捕魚方式的敬仰與讚美。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自然與生活的熱愛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