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金澤頤浩寺僧中宅衡韻二首:次韻是指按照原詩的韻腳作詩。金澤頤浩寺是詩中提到的地點,僧中宅衡是原詩的作者。
- 六卿:古代官職,指六部尚書。
- 觀風:觀察民風,瞭解民情。
- 鳳凰城:指京城。
- 錦帆:裝飾華麗的帆船。
- 寶剎:指寺廟。
- 玉旌:玉製的旗幟,這裏形容寺廟的莊嚴。
- 樓閣巍峨:形容建築高大雄偉。
- 上竺:指天竺,即印度,這裏用來形容寺廟的莊嚴。
- 儗:同「擬」,比擬。
- 南衡:指南嶽衡山,這裏用來形容景色的秀麗。
- 了卻:完成。
- 公家事:指公務。
- 高僧:有高深修爲的僧人。
翻譯
我常自愧沒有才幹擔任六卿之職,如今卻有幸出京觀察民風。華麗的帆船載着月光駛向金澤,寶剎在雲霧中若隱若現,彷彿駐紮着玉製的旗幟。樓閣高大雄偉,與天竺的寺廟相媲美,而這裏清幽的江山景色,堪比南嶽衡山。何時才能完成公務,來此與高僧共話明月之下的禪意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公務的厭倦和對自然與禪意的嚮往。詩中,「錦帆載月臨金澤,寶剎披雲駐玉旌」描繪了一幅如詩如畫的景象,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美。而「何當了卻公家事,來共高僧話月明」則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渴望擺脫塵世紛擾,追求心靈寧靜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