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謝秀才

· 浦源
蘭陵陌上喜逢君,華館清談酒未醺。 蟲益旅愁秋已半,燭欹吟影夜初分。 虛窗葉響風驚雨,遠浦潮來水接雲。 良會不知能幾度,明朝何事又離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蘭陵:地名,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
  • 陌上:田間的小路上。
  • 華館:華麗的館舍,指高級的客棧或酒樓。
  • 清談:指高雅的談話。
  • 酒未醺:醺,微醉;酒未醺,指酒喝得不多,還未醉。
  • 蟲益旅愁:益,增加;旅愁,旅途中的憂愁;蟲益旅愁,指秋蟲的鳴叫增加了旅途的憂愁。
  • 燭欹吟影:欹,傾斜;燭欹吟影,指燭光下詩人傾斜的身影,正在吟詩。
  • 虛窗:空曠的窗戶。
  • 葉響風驚雨:風吹動樹葉,發出聲響,彷彿驚動了雨。
  • 遠浦潮來水接雲:遠浦,遠處的江河;潮來,潮水涌來;水接雲,形容水天一色,水與雲相連。
  • 良會:美好的聚會。
  • 離羣:離開衆人,指分別。

翻譯

在蘭陵的田間小路上,我高興地遇到了你,我們在華麗的館舍裏清談,酒還未醉。秋蟲的鳴叫增加了我的旅途憂愁,已是秋天的一半,燭光下我傾斜的身影正在吟詩,夜已初分。空曠的窗戶傳來風吹動樹葉的聲響,彷彿驚動了雨,遠處的江河潮水涌來,水與雲相連。這樣美好的聚會不知能有幾次,明天不知爲何又要分別。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偶遇與離別之情。詩中通過「蘭陵陌上」、「華館清談」等場景,展現了詩人與友人的相聚之喜,而「蟲益旅愁」、「燭欹吟影」則表達了旅途的孤獨與憂愁。末句「良會不知能幾度,明朝何事又離羣」深刻反映了人生聚散無常的感慨,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浦源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長源,號海生。工詩,善畫。官晉府引禮舍人。明初遊閩中。慕林鴻詩名,訪之,鴻延之入社。 ► 5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