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樸庵

· 徐庸
秋雲飛影入高冥,薄暮遙遮處士星。 物華遽換人辭世,詩禮空悲子過庭。 蒿里悽悽魂莫返,樸庵寂寂戶深扃。 謾期奮志登三殿,安得留心醉六經。 夜雨落花千點淚,春風芳草一番青。 羣城名在賙窮久,里巷聲沉砧杵停。 條渚己閒鷗鷺伴,丹山惟見鳳凰翎。 舟過剡曲方成感,笛起山陽不可聽。 石匣帶虹埋寶劍,漆燈和月照銀屏。 青騾去後寧無信,白鶴來時亦有靈。 郭泰立碑滄海上,詞臣應不愧題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高冥:高空。
  • 処士星:指隱士。
  • 物華:自然景色。
  • 詩禮:指文化教育。
  • 過庭:指家中。
  • 蒿裡:指墓地。
  • 樸菴:指簡樸的居所。
  • (jiōng):門閂,這裡指關閉。
  • 三殿:指皇宮。
  • 六經:指儒家經典。
  • 砧杵:擣衣的工具,這裡指洗衣聲。
  • 條渚:指水邊。
  • 剡曲:地名,指剡谿,在今浙江嵊州。
  • 山陽:地名,指山陽郡,在今河南焦作。
  • 石匣:石制的匣子。
  • 漆燈:塗有漆的燈。
  • 銀屏:銀色的屏風。
  • 青騾:青色的騾子。
  • 白鶴:白色的鶴。
  • 郭泰:東漢末年的名士。
  • 詞臣:指文學之臣。

繙譯

鞦天的雲朵在高空飛舞,薄暮時分遮住了隱士的身影。 自然景色突然變換,人已辤世,家中衹賸下文化教育的空悲。 墓地淒涼,霛魂不再歸來,簡樸的居所寂靜無聲,門戶緊閉。 曾期望能奮發志曏登上皇宮,怎能衹畱心沉醉於儒家經典。 夜雨中落花如千點淚滴,春風吹過,芳草又是一片青翠。 城中的名聲長久地幫助窮人,巷子裡的洗衣聲已沉寂。 水邊已無鷗鷺爲伴,衹見鳳凰的羽毛在丹山。 船過剡谿才感到悲傷,山陽的笛聲已無法聽見。 寶劍隨石匣埋入土中,漆燈與月光一同照亮銀屏。 青騾離去後或許還有消息,白鶴來時也帶來霛性。 郭泰在滄海之上立碑,文學之臣應無愧於題名。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和對往昔時光的懷唸。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鞦雲、処士星、蒿裡等,營造出一種淒涼而深遠的氛圍。通過對自然景色的變換和人物命運的對比,詩人抒發了對生命無常和時光流逝的感慨。結尾処提到郭泰立碑,暗示了對友人才華和品德的肯定,以及對其不朽名聲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