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佞隸博士籍五載餘迥遊京師不爲當道所知今歸業且謝去乃辱督學滕公物色風塵擢之異等而且脫略師生罔間形跡青
落魄風塵幾歲年,凌雲豪氣自翩翩。
持竿欲掛珊瑚樹,挾瑟重登玳瑁筵。
吏部聲華唐闕里,長卿詞藻茂陵前。
無論國士今難遇,萬古夷門白日懸。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不佞(bù nìng):不才之意,指自謙謙虛虛的意思。
- 隸(lì):古代官名,指官職。
- 博士(bó shì):古代官職名,負責教育。
- 籍(jí):這裏指在某個地方居住或工作。
- 迥(jiǒng):遠。
- 京師(jīng shī):指京城,即古代的首都。
- 當道(dāng dào):指當權。
- 歸業(guī yè):迴歸本職工作。
- 辱(rǔ):受辱。
- 督學(dū xué):監督學校教育。
- 滕公(téng gōng):指滕文公,古代賢人。
- 物色(wù sè):挑選。
- 風塵(fēng chén):指世俗的紛擾。
- 擢(zhuó):提拔。
- 脫略(tuō lüè):擺脫束縛。
- 師生罔間(shī shēng wǎng jiān):師生之間。
- 青衿(qīng jīn):指讀書人。
- 近代(jìn dài):現代。
- 感德酬知(gǎn dé chóu zhī):感激恩德,回報知遇之恩。
- 賦(fù):賦詩。
翻譯
不才的隸居五載有餘,遠遊京城。不爲當權所知,如今歸來,謝絕了督學滕公的挑選。擺脫了世俗的紛擾,被提拔爲異等之人,卻忽略了師生之間的形跡。這種青衿之遇,在現代已經不復存在,感激之情難以言表,再賦《謝二首》。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不被世俗看重的隱士,他在京城漂泊多年,返鄉後卻不願再捲入塵世紛擾,選擇了遠離塵世。詩人表達了對過去師生之間純粹關係的懷念,以及對現代社會變遷的感慨和不解。整首詩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純粹、高尚精神境界的嚮往和追求。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
胡應麟的其他作品
- 《 清源寺中戲效晚唐人五言近體二十首 》 —— [ 明 ] 胡應麟
- 《 夜同童子鳴康裕卿宿香山禪寺限韻分賦 》 —— [ 明 ] 胡應麟
- 《 寓懷十二首 》 —— [ 明 ] 胡應麟
- 《 題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二十八 疑舫齋 》 —— [ 明 ] 胡應麟
- 《 潞河僑居逾月媵人於首夏望前舉一女逾旬復舉一男黃燮卿王至卿胡靜父胡谷元茅厚之過集齋頭戲作 》 —— [ 明 ] 胡應麟
- 《 翌日再同恆叔囧卿集稚含儀部第 》 —— [ 明 ] 胡應麟
- 《 大堤女 》 —— [ 明 ] 胡應麟
- 《 湖上菡萏盛開遊人如織抵暮皆入郭餘獨往坐堤畔命小奚撥阮爲吳歌 》 —— [ 明 ] 胡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