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顯卿瀫元厚之過城南禪院小憩作

名香聊一炷,山色滿繩牀。 初地談真諦,空門對坐忘。 維摩身是幻,梵志爪偏長。 擲杖吾將去,西林下夕陽。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繩牀:用繩索編制的簡易牀鋪。
  • 初地:佛教用語,指修行者達到的最初境界。
  • 真諦:佛教用語,指真理或真實的意義。
  • 空門:佛教用語,指佛教,因佛教主張一切皆空。
  • 坐忘:佛教用語,指通過冥想達到的一種忘我境界。
  • 維摩:佛教中的維摩詰,是一位在家修行的菩薩,以智慧著稱。
  • 梵志:佛教中的梵天之子,代表清淨的意志。
  • 爪偏長:這裏可能指梵志的形象特徵,或比喻其修行之深。
  • 擲杖:扔掉柺杖,表示決心離開。

翻譯

點燃一支名貴的香,山色映滿了繩牀。 在初地談論真諦,空門中對坐忘我。 維摩詰的身形是幻象,梵志的爪子特別長。 我將要扔掉柺杖離去,在西林下迎接夕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胡應麟與友人在秋日一同訪問城南禪院的情景。詩中,「名香」、「山色」、「繩牀」等意象共同營造了一種寧靜而超脫的氛圍。通過「初地談真諦,空門對坐忘」表達了詩人在禪院中尋求心靈解脫和真理的體驗。後兩句「維摩身是幻,梵志爪偏長」則通過佛教典故,暗示了世間萬物的虛幻和修行的深遠。結尾的「擲杖吾將去,西林下夕陽」則流露出詩人即將離開,迎接新的生活階段的決心和期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個人的超脫情懷。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