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文仲觀察入賀四首

燦爛明星墜轆轤,懸腰雙鍔並昆吾。 千秋錄就呈金鏡,萬壽筵開送玉壺。 飛蓋西園涼月滿,垂鞭南陌夏雲徂。 加餐何處頻相望,嘹嚦徵鴻下太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轆轤(lù lú):古代用來提水的裝置,這裡比喻星星如轆轤般墜落。
  • (è):刀劍的刃。
  • 崑吾:古代名劍,這裡指寶劍。
  • 金鏡:比喻明察鞦毫的智慧。
  • 玉壺:比喻清廉高潔。
  • 飛蓋:飛馳的車輛。
  • 西園:指園林。
  • 南陌:指南方的道路。
  • (cú):過去,逝去。
  • 嘹嚦(liáo lì):形容鳥鳴聲。
  • 征鴻:遠行的大雁。
  • 太湖:中國第三大淡水湖,位於江囌省南部。

繙譯

星星如燦爛的墜落轆轤,腰間懸掛的雙劍如同崑吾寶劍。 千年記錄呈現明察鞦毫的智慧,萬壽宴上送出清廉高潔的玉壺。 飛馳的車輛在涼月滿溢的西園,垂鞭南陌,夏雲已逝。 何処頻頻相望,願你多加餐飯,嘹亮的雁鳴聲中,征鴻飛下太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吳文仲觀察入賀的場景,通過星辰、寶劍、金鏡、玉壺等意象,展現了吳文仲的高潔品質和明察鞦毫的智慧。詩中“飛蓋西園涼月滿,垂鞭南陌夏雲徂”以景寓情,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不捨與祝福。結尾的“嘹嚦征鴻下太湖”則借征鴻之聲,寄托了對友人遠行的美好祝願。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