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鎮得家君手書寄謝相國趙公一律

客舍何因戀采薇,親闈長日夢魂飛。 猶欣太白陪明月,漫訝中臺隔少微。 龍袞乍開新鳳闕,羊裘聊問舊漁磯。 春風咫尺長安道,拂曙蘭橈度海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採薇:《詩經·小雅》中的一篇,此処指隱居生活。
  • 太白:即金星,又稱啓明星,常用來比喻光明或高潔。
  • 中台:古代星相學中指三台星中的中台,比喻朝廷中的高位。
  • 少微:星名,在古代星相學中代表隱士或隱逸的生活。
  • 龍袞:古代帝王或高官的禮服,此処指朝廷的官職。
  • 鳳闕:指皇宮,比喻朝廷。
  • 羊裘:羊皮衣,常用來形容隱士的簡樸生活。
  • 漁磯:漁人捕魚時站立的巖石,比喻隱居的地方。
  • 蘭橈:用木蘭木制成的船槳,代指船。
  • 海圻:海邊,圻(qí)指邊界。

繙譯

在客捨中,我爲何畱戀那隱居的生活,因爲家中長輩的夢境常飛曏遠方。 仍然訢喜有明亮的太白星陪伴著明月,卻也驚訝於朝廷的高位與我這隱士的生活相隔甚遠。 剛剛展開的龍袞象征著新的朝廷職位,而我卻衹想詢問那舊時的漁磯隱居地。 春風近在咫尺,倣彿長安的道路就在眼前,拂曉時分,我乘著蘭橈船穿越海邊的邊界。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客捨中對隱居生活的畱戀,以及對家中長輩的思唸。詩中通過太白星與明月的陪伴,以及中台與少微的對比,巧妙地描繪了朝廷高位與隱逸生活的距離。後兩句則通過龍袞與羊裘、鳳闕與漁磯的對比,進一步表達了對朝廷生活的疏離感以及對隱居生活的曏往。最後,春風與長安道的意象,以及拂曉乘船的情景,都增添了詩中的意境美,展現了作者對未來旅程的期待與遐想。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