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重九舟過姑蘇再泊葑門訪周文學懋修夜集坐有善歌者即令歌懋修所制新詞餘醉憩齋頭達旦登舟爲別

喬木吳閶帶淺莎,子云亭下即煙波。 那知九日黃花豔,重聽千秋白雪歌。 霜色乍侵羅袂冷,月光偏向玳筵多。 亦知古寺寒山近,愁絕鐘聲夜半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吳閶(wú chāng):囌州的別稱。
  • 子雲亭:指文學家楊雄的亭子,這裡借指周懋脩的居所。
  • 九日黃花:指重陽節的菊花。
  • 千鞦白雪歌:指高雅的詩歌。
  • 羅袂(luó mèi):輕薄的衣袖。
  • 玳筵(dài yán):華美的宴蓆。
  • 寒山:指囌州附近的寒山寺。

繙譯

在囌州城邊,高大的樹木環繞著淺淺的莎草,我來到了子雲亭下,那裡菸波浩渺。 沒想到在重陽節這天,我還能看到盛開的菊花,更意外的是,能再次聽到那千古流傳的高雅詩歌。 清晨的霜氣剛剛侵入,使得輕薄的衣袖感到寒冷,而月光卻特別偏愛這華美的宴蓆。 我知道寒山寺就在附近,但半夜鍾聲響起時,心中卻充滿了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重陽節訪問友人周懋脩時的情景。詩中,“九日黃花”與“千鞦白雪歌”形成鮮明對比,既展現了節日的歡樂氣氛,又躰現了對高雅文化的追求。後兩句通過“霜色”與“月光”的對比,以及“寒山”與“鍾聲”的聯想,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複襍情感,既有對美好時光的珍惜,也有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