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太學見贈

三載相看有別離,春鴻秋燕不同時。 我尋鬆菊去方急,君會風雲行莫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太學:古代學校的名稱,指學者。
  • 春鴻秋燕:比喻春天的鴻雁和秋天的燕子,表示時間的流逝。
  • 鬆菊:指松樹和菊花,常用來比喻友誼。
  • 風雲:比喻世事變化。

翻譯

三年相互相見後又要分別,春天的鴻雁和秋天的燕子不會同時飛來。 我去找松樹和菊花已經很着急,你要和風雲一起行動不要拖延。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與王太學相見後又要分別的情感。詩中運用了春鴻秋燕、鬆菊等意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友誼的珍惜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體氛圍清新淡雅,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真摯之情。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希哲,號枝山、枝指生。弘治間舉人。授興寧知縣,遷應天府通判,旋辭歸。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稱吳中四才子。與寅並以任誕爲世指目。工詩文,其詩取材頗富,風格與禎卿爲近,而勝於唐寅。書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記》、《前聞記》、《蘇村小纂》、《懷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