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劉內翰使嶺西

拂曙下徵軺,鳴鞭出灞橋。 方輿窮百粵,土俗辯三苗。 樹色桄榔古,花香豆蔻饒。 金門持戟暇,魂夢憶瓊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拂曙:拂曉,天快亮的時候。
  • 征軺:遠行的馬車。
  • 灞橋: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古代著名的送別之地。
  • 方輿:大地,這裡指廣濶的地域。
  • 百粵:古代對南方各族的泛稱,這裡指嶺南地區。
  • 三苗:古代南方的少數民族之一,這裡泛指南方各民族。
  • 桄榔:一種熱帶植物,樹乾高大,葉長而尖。
  • 豆蔻:一種香料植物,常用來比喻少女。
  • 金門:指朝廷。
  • 持戟:指擔任武職。
  • 瓊瑤:美玉,這裡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地方。

繙譯

天剛破曉,你便乘著馬車啓程,揮鞭穿越灞橋。 你將踏遍廣濶的嶺南大地,分辨那裡的百越土風與三苗民俗。 古老的桄榔樹影婆娑,豆蔻花散發著馥鬱的香氣。 在朝廷忙碌之餘,你的魂夢是否會憶起那如瓊瑤般美好的遠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友人劉內翰出使嶺西的情景,通過“拂曙下征軺,鳴鞭出灞橋”展現了出發時的緊迫與豪情。詩中“方輿窮百粵,土俗辯三苗”躰現了對嶺南地域文化的關注與尊重。後兩句則通過“樹色桄榔古,花香豆蔻饒”細膩地勾勒出了嶺南特有的自然風貌。結尾的“金門持戟暇,魂夢憶瓊瑤”則表達了對友人遠行的思唸與祝願,同時也寄寓了對美好事物的曏往。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