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邦相明府敬承太史集鄭氏園亭薄暮攜酒登大雲山二首
濁酒虛亭共解顏,歲星雙伴客星閒。
雲藏翠竹迷深徑,日落丹楓照暮山。
賜履漸回金闕夢,鳴珂初散玉堂班。
由來一壑高人事,縱許羣公只暫攀。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明府:指明代的官員,這裏指明代的官員胡應麟。
太史:古代官職名,主要負責編纂歷史。
鄭氏:指鄭氏家族。
園亭:園林中的亭子。
濁酒:指酒。
虛亭:高臺上的亭子。
解顏:解除憂愁。
歲星:指一年中的星星。
客星:指客人的星座。
翠竹:翠綠的竹子。
丹楓:紅色的楓葉。
金闕:皇宮的大門。
鳴珂:古代官員出行時所用的一種樂器。
玉堂:指宮殿。
壑高人事:指高人所做的事情。
羣公:指其他官員。
翻譯
秋日,我和明代官員胡應麟一同來到鄭氏家族的園亭,一起品酒解憂。一年中的星星和客人的星座相伴,雲霧籠罩着翠綠的竹林,夕陽映照着紅色的楓葉和暮山。
賜履漸回金闕,彷彿回到了皇宮做夢;鳴珂聲初散在玉堂班中。歷史上總有高人所做的事情,儘管其他官員也許只是暫時攀附其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明代官員胡應麟在秋日一同登山品酒的情景。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官員間的交流,展現了一種高雅的氛圍。作者以清新的筆觸,將自然景色與人物情感融合在一起,表現出一種恬靜、優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