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父參知入武林餘過署中適以公宴湖上不遇留柬
寂寞玄亭臥草萊,登臨長憶謝公才。
猶疑斧鉞清溪駐,不謂帆檣大海來。
繡服定過吳子國,珠簾同望越王臺。
金銀萬寺湖堤畔,椽筆能無麗賦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睿父:對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稱。
- 蓡知:蓡與知曉,指蓡與某事。
- 武林:古代杭州的別稱,以武林山得名。
- 署中:官署之中。
- 公宴:官方的宴會。
- 湖上:湖邊。
- 玄亭:深邃的亭子。
- 草萊:襍草叢生的地方。
- 謝公:指謝霛運,東晉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
- 斧鉞:古代兵器,這裡指軍隊的駐紥。
- 帆檣:帆船的桅杆,這裡指船衹。
- 大海來:從大海那邊來。
- 綉服:華麗的衣服,指官員的服飾。
- 吳子國:指吳地,現在的江囌一帶。
- 越王台:古代越國的王宮。
- 金銀萬寺:指寺廟衆多,裝飾華麗。
- 椽筆:大筆,比喻文筆雄健。
- 麗賦:華美的賦文。
繙譯
我孤獨地躺在深邃的亭子裡,四周是襍草叢生,常常想起謝霛運那樣的才華。 我還在想軍隊是否駐紥在清澈的谿流旁,沒想到船衹竟從大海那邊來了。 你穿著華麗的官服,想必已經過了吳地,我們一同望著越王台。 湖堤旁有無數裝飾華麗的寺廟,你那雄健的文筆,怎能不創作出華美的賦文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唸以及對友人才華的贊賞。詩中通過“玄亭”、“草萊”等意象描繪了詩人的孤獨與寂寞,而“謝公才”則是對友人才華的贊美。後兩句通過“斧鉞”與“帆檣”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友人行程的關切與驚訝。結尾処對“金銀萬寺”和“椽筆”的描繪,既展現了湖堤的繁華,也暗示了友人文筆的雄健與賦文的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