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江南水災謠
天皇耄不事,地後虐不仁。盡卷天河水,淋灌九州人。
九州人,食多在江南。江南灌沒,柰何堪之柰之何。
人死無萬數,薪絕竈冷無菜煮。更那得、菽與黍。遽如許,推龍號,挽龍語。
汝不應吾,吾請天公,來解謫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皇:指上天,神明。
- 耄:年老。
- 地後:指地神。
- 虐:殘忍。
- 卷:涌動。
- 九州:古代指中國的九個行政區域。
- 柰:怎麼。
- 何:怎麼。
- 菽:豆類。
- 黍:穀類作物。
- 龍號:指祈求龍神的聲音。
- 汝:你。
- 天公:指上天的神明。
翻譯
代表江南水災的謠言 上天年老不再關心,地神卻殘忍無情。涌動起天河的水,淋灌着九州的人們。 九州的人們,他們的糧食大部分產自江南。江南被淹沒了,怎麼能忍受這種情況。 人們死去無數,柴火斷絕,竈臺冷清沒有菜可以煮。再也得不到豆類和穀類作物。突然間,傳來龍的呼聲,挽起龍的語言。 你們不應該對我這樣,我請求上天的神明,來解除你們的責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天災人禍下的苦難場景,通過描寫天皇年老不再關心人間,地神虐待人民,以及水災帶來的災難,表達了對當時社會現狀的不滿和對上天神明的呼喚。詩中運用了古代神話中的元素,如天河、龍神等,增加了詩歌的神祕感和意境。整體上,這首詩通過對水災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社會不公和苦難的關注,展現了對人間正義和善良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