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溝橋

四海修樑秪有二,盧溝雄冠帝城邊。 下臨窅窅疑無地,上接茫茫恐是天。 紫蜺平飛通碧漢,白龍橫臥破蒼煙。 牛車百兩春雷過,愁壓幽燕地軸偏。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盧溝橋(lú gōu qiáo):位於北京西南郊,橫跨於永定河上的一座古橋。 修梁(xiū liáng):修建橋樑。 雄冠(xióng guàn):高聳挺拔。 帝城(dì chéng):皇城,帝王的城池。 窅窅(yǎo yǎo):深遠幽暗。 茫茫(máng máng):遼闊無邊。 紫蜺(zǐ ní):傳說中的一種神鳥。 碧漢(bì hàn):指天空。 白龍(bái lóng):傳說中的神龍。 幽燕(yōu yàn):指古代的燕國,今河北省一帶。

翻譯

四面環水修建的橋樑只有兩座,盧溝橋雄偉地矗立在帝都的邊緣。橋下深邃幽暗,彷彿沒有着落的地方;橋上延伸遼闊,似乎直通蒼穹。傳說中的紫蜺在碧藍的天空中自由飛翔,神龍盤踞在破碎的蒼穹之上。牛車載着百斤的春雷從橋上駛過,愁緒籠罩着幽燕之地,車軸偏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盧溝橋的壯麗景象,通過對橋樑、天空、神鳥、神龍等元素的描繪,展現了古代建築與自然景觀的融合之美。詩人運用生動的形象和誇張的修辭,使得整首詩充滿了神祕和想象力,給人以無限遐想空間。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希哲,號枝山、枝指生。弘治間舉人。授興寧知縣,遷應天府通判,旋辭歸。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稱吳中四才子。與寅並以任誕爲世指目。工詩文,其詩取材頗富,風格與禎卿爲近,而勝於唐寅。書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記》、《前聞記》、《蘇村小纂》、《懷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