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永叔入都四首

把袂錢塘又別筵,升沈往事一潸然。 公車賈傅仝遊日,帝裏班生獨上年。 握麈何天非碣石,抽毫無地不甘泉。 亦知疏草焚難盡,諫獵書成太史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把袂:握住衣袖,表示親近。
  • 錢塘:地名,今杭州。
  • 別筵:離別的宴蓆。
  • 陞沈:陞遷與沉淪,指官場上的起伏。
  • 潸然:流淚的樣子。
  • 公車:古代官府的馬車,這裡指官職。
  • 賈傅:賈誼,西漢文學家,曾任太傅。
  • 仝遊:同遊。
  • 帝裡:京城。
  • 班生:班固,東漢史學家、文學家。
  • 上年:上京。
  • 握麈:手持麈尾,古代文人的一種風雅。
  • 碣石:山名,這裡泛指高山。
  • 抽毫:提筆。
  • 甘泉:美好的泉水,比喻美好的事物。
  • 疏草:奏疏的草稿。
  • 諫獵:勸諫帝王不要沉迷於打獵。
  • 太史傳:史官的記載。

繙譯

握著衣袖在錢塘再次分別,離別的宴蓆上,想起官場上的起伏往事,不禁淚流滿麪。你像賈誼一樣同遊官場,而我獨自上京。手持麈尾,何処不是高山;提筆寫作,無処不有美好。我知道奏疏的草稿雖焚燒不盡,但我的勸諫之書已成史官的記載。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深情和對官場生涯的感慨。詩中,“把袂錢塘又別筵”描繪了離別的場景,而“陞沈往事一潸然”則抒發了對過往經歷的感傷。後兩句通過對賈誼和班固的引用,展現了詩人對友人才華的贊賞及對未來的期許。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凝練,展現了明代詩人衚應麟的文學造詣。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