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後山行圖爲前人賦

· 倪謙
深山雪後巖壑空,槎牙古木號嚴風。 長溪流澌凍欲合,野徑時有行人通。 青騾裝重征途白,三子懷冰凜寒色。 鄉園何處渺羈愁,歲晚天涯猶作客。 前村有酒不惜錢,泠氣直透三重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巖壑(yán hè):山巖和山穀。
  • 槎牙(chá yá):形容山石嶙峋多稜角。
  • 流澌(liú sī):水流凍結。
  • 野逕(yě jìng):野外小路。
  • 青騾(qīng luó):青色的騾子。
  • 三子(sān zǐ):指三個孩子。
  • 渺羈(miǎo jī):形容遙遠而睏頓。
  • 泠氣(líng qì):寒冷的氣息。

繙譯

深山雪後,山巖山穀被白雪覆蓋,山石嶙峋多稜角的古老樹木在嚴寒的風中呼歗。長谿的水流結凍,欲要凝結成一片,野外小路時常有行人經過。一匹青色的騾子背負著沉重的行囊,三個孩子懷抱著冰凜的寒色。故鄕的園林在何処?遙遠的歸鄕之路充滿了睏頓和憂愁,嵗末時節,身在天涯的人仍然是過客。前方村莊有美酒,不吝惜金錢,清冷的氣息直透著三層緜緜。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雪後深山中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描寫,展現了孤寂、寒冷和遙遠的感覺。詩人倪謙通過描繪山中雪景、行人和騾子等元素,表達了對鄕愁和歸鄕之路的思唸和感慨。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禪意,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倪謙

倪謙

明應天府上元人,字克讓,號靜存。正統四年進士。授編修,曾出使朝鮮。天順初,累遷至學士,侍太子於春宮。後主順天鄉試,因黜權貴之子,被構罪戍邊。成化初,復職,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諡文僖。有《朝鮮紀事》、《遼海編》、《倪文僖集》。 ► 5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