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汪司馬伯玉十首

青萍懸虎穴,赤幟樹龍門。 居後楊寧恥,齊名杜轉尊。 星樞摧軫翼,天柱折昆崙。 白玉樓前侶,飛雲限九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青萍:古代寶劍名。
  • 虎穴:比喻危險的地方或情況複雜的環境。
  • 赤幟:紅旗,這裏比喻領導或領袖。
  • 龍門:比喻聲望卓著的人物或重要的地位。
  • 居後:指地位或成就次於他人。
  • 楊寧恥:楊寧,人名,恥指感到羞恥。
  • 齊名:名聲或地位相等。
  • 杜轉尊:杜,人名,轉尊指地位或名聲提升。
  • 星樞:星宿的中心,比喻重要或關鍵的位置。
  • 天柱:神話中支撐天空的柱子,比喻重要的支撐或支柱。
  • 昆崙:即崑崙,古代神話中的神山,比喻極高的地位或境界。
  • 白玉樓: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比喻極高的境界或地位。
  • 飛雲:比喻高遠或難以觸及的事物。
  • 九閽:傳說中天宮的九道門,比喻極高的地位或難以接近的地方。

翻譯

青萍寶劍懸掛在危險的虎穴,紅旗樹立在顯赫的龍門。 地位雖次於他人,楊寧感到羞恥,名聲與杜相等,杜的地位更加尊貴。 星宿的中心崩潰,天柱折斷在崑崙之巔。 在白玉樓前與神仙爲侶,飛雲阻擋了通往九重天宮的道路。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比喻,表達了作者對汪司馬伯玉的哀悼和對其生前地位與成就的讚頌。詩中「青萍懸虎穴,赤幟樹龍門」描繪了汪司馬的英勇與威望,而「星樞摧軫翼,天柱折昆崙」則象徵了其去世帶來的巨大損失和影響。最後兩句「白玉樓前侶,飛雲限九閽」則表達了作者對汪司馬昇天成仙的想象,以及對其難以觸及的高貴地位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歌的藝術魅力。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