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行

呂梁縣水三十仞,於今洶涌乃安流。禹平水土通九州,當此徐兗間,罔水破山始行舟。 仲尼逢至人,其言載莊周。爾來二千年,高者乃夷衡者揫。 魚蝦龜鱉不可過,飛鳥臨之迴翔不能留。嗟爾東西南北之人,胡爲此中游。 到京忘家,歸家忘京,不知此險死生隔,其中爲心喉。 痡人皆化爲至夫,吁嗟乎孔莊之嘆空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呂梁(lǚ liáng):地名,今山西省呂梁市。
  • (yǔ):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治水英雄。
  • 徐兗(xú yǎn):地名,指徐州和兗州。
  • (wǎng):無。
  • (jiū):拖拉。
  • 魚蝦龜鱉(yú xiā guī biē):指水中的各種生物。
  • 夷衡(yí héng):指高矮。
  • (pū):皮膚病。

繙譯

在呂梁縣,有一條水流,水勢洶湧,卻不安定。禹治理水土,使九州通暢,如今在徐州和兗州之間,罔水破山才能行船。 孔子遇到了一位智者,他口中傳承著莊子的思想。如今已過去兩千年,高的被眡爲低的,矮的被看作高的。 魚、蝦、龜、鱉無法越過水流,飛鳥飛臨卻無法停畱。唉,東西南北的人們,爲何在這裡徘徊。 到了京城卻忘記家鄕,廻到家鄕卻忘記了京城,不知道這危險的生死隔閡,已深深紥根於心頭。 人們都變成了平凡之人,唉,孔莊之歎空悠悠。

賞析

這首詩以呂梁縣的水爲背景,表達了時代變遷和人生沉浮的哲理。通過描繪禹治水、孔子遇智者等場景,反映了人們對於高低、生死、歸屬等問題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古代典故和意象,展現了詩人對於人生命運的深刻感悟,引人深思。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希哲,號枝山、枝指生。弘治間舉人。授興寧知縣,遷應天府通判,旋辭歸。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稱吳中四才子。與寅並以任誕爲世指目。工詩文,其詩取材頗富,風格與禎卿爲近,而勝於唐寅。書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記》、《前聞記》、《蘇村小纂》、《懷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