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歸行
老龍渡頭秋欲歸,炎州霜輕葉不飛。
江東遊客未授衣,擁衾支枕歌式微。
自餘之來日三北,燕吳萬里稀消息。
高堂夢轉眼冥冥,山圍蜑船天潑墨。
南溟有龍不可屠,北山有虎不可誅。
鴛鴦相望懷慈烏,況又嶺南多鷓鴣。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老龍(lǎo lóng):指長江的別稱。 炎州(yán zhōu):古地名,今河南省南部。 擁衾支枕(yōng qīn zhī zhěn):指躺在牀上。 燕吳(yān wú):指燕趙和吳越,即指北方和南方。 高堂(gāo táng):高大的房屋。 蜑船(dàn chuán):古代的一種小船。 南溟(nán míng):南海的別稱。 嶺南(lǐng nán):指嶺南地區,即中國南方的廣東、廣西等地。 鷓鴣(zhè gū):一種鳥類,古代常用來比喻美好的事物。
翻譯
老龍渡口秋天即將歸去,炎州的霜輕得連樹葉都不飄落。 江東的遊客還未得到衣服,蜷縮在被窩裏,枕着枕頭,唱着微弱的歌。 自從我來到這裏已有三個冬天,燕趙和吳越之間的消息稀少。 在高大的房屋裏,夢境轉瞬即逝,四周羣山環繞,船在天空中潑灑着墨色。 南海中有龍不可被屠殺,北山上有虎不可被消滅。 鴛鴦相互凝視,懷抱着慈愛的烏鴉,更何況嶺南地區有許多美麗的鷓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秋天即將離開老龍渡口的景象,表現了對旅途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期許。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通過對南北風土人情的對比,表達了對家鄉和遠方的思念之情,展現了詩人對人生滄桑和命運無常的感慨。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禪意,值得細細品味。

祝允明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希哲,號枝山、枝指生。弘治間舉人。授興寧知縣,遷應天府通判,旋辭歸。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稱吳中四才子。與寅並以任誕爲世指目。工詩文,其詩取材頗富,風格與禎卿爲近,而勝於唐寅。書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記》、《前聞記》、《蘇村小纂》、《懷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