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張伯起幼於園中二君各出小影索餘題即席賦二首伯起

何年醉玉京,謫籍下蓬瀛。 方外唐徵士,江東晉步兵。 鶡冠雲氣入,龍劍雪花明。 異日投竿去,毋令帝座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京:指天帝所居之処,此処比喻仙境。
  • 謫籍:被貶謫的記錄,比喻被貶下凡間。
  • 蓬瀛:即蓬萊和瀛洲,傳說中的仙山。
  • 方外:世俗之外,指隱士或道士。
  • 唐徵士:唐代征召的士人,此処可能指唐代的隱士。
  • 江東:指長江下遊以東地區,古時常指江囌、安徽一帶。
  • 晉步兵:晉代的步兵,此処可能指晉代的文人或隱士。
  • 鶡冠:古代一種冠帽,常用以指隱士或道士的服飾。
  • 龍劍:傳說中的神劍,象征英勇或高貴的身份。
  • 投竿:指隱居垂釣,比喻隱退。
  • 帝座:帝王的座位,比喻朝廷或國家大事。

繙譯

何年醉臥於仙境,被貶記錄下凡間。 方外之士如唐代的隱者,江東之地似晉代的步兵。 隱士的冠帽中雲氣繚繞,龍劍上雪花般明亮。 他日若選擇隱退,不要讓朝廷爲之震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隱士的形象,通過“玉京”、“蓬瀛”等詞滙搆建了一個超脫塵世的仙境背景,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鶡冠雲氣入,龍劍雪花明”一句,既展現了隱士的高潔與不凡,又暗含其內心的豪情與壯志。末句“異日投竿去,毋令帝座驚”則透露出詩人對隱退後平靜生活的期望,同時也表達了對朝廷的深切關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躰現了明代文人對於隱逸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