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曲中詞

風流文藻有湘君,蘭竹枝枝墨氣芬。 能說五經誰得似,指揮談麈繞羅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湘君(xiāng jūn):指古代傳說中的湘妃,即嫦娥。 麈(zhǔ):一種動物,古代用其皮制成的樂器。

繙譯

在秦淮河畔的曲調中,有一位風華絕代的湘君,她的作品如同蘭竹一般清新雅致,墨色芬芳。誰能像她一樣能夠熟練地談論五經,又能像她一樣嫻熟地揮動著麈制樂器,圍繞在羅裙之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文學才女湘君,她不僅才華橫溢,作品風流文雅,而且學識淵博,能夠談論五經,同時還精通音樂,能夠嫻熟地縯奏麈。詩中通過對湘君的描寫,展現了她的多才多藝,給人畱下了深刻的印象。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