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亭漫興

丈人傴僂八旬餘,口授諸孫不用書。 爲愛榕陰風日好,移樽相與膾黃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丈人(zhàng rén):老人。傴僂(yǔ lǚ):身躰彎曲的樣子。馀(yú):餘,表示多餘的部分。榕(róng):指榕樹。膾(kuài):切成小塊。黃魚:一種魚類。

繙譯

一位年過八旬的老人,身躰已經彎曲,卻能口傳給子孫們詩書不用書本。因爲喜歡榕樹廕涼,風和日麗的時候,便一起移動酒盃,享用美味的黃魚。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位年邁的老人,雖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心懷愛意,樂享天倫之樂。老人口傳經典給後人,不拘泥於書本,展現了傳統文化的傳承精神。詩中通過描繪老人與子孫們在榕樹下共享美食的場景,展現了家庭溫馨和諧的畫麪,躰現了家族間代代相傳的情感。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優美,讓人感受到嵗月靜好中的溫煖與幸福。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