禺陽

二禺丹嶂削高天,四壁風雷響瀑泉。 花滿石牀閒不掃,臥看秋月向人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禺陽(yú yáng):古地名,在今天的廣東省陽江市一帶。
  • 丹嶂(dān làng):紅色的山崖。
  • 風雷(fēng léi):指風聲和雷聲。
  • 瀑泉(pù quán):瀑佈和泉水。
  • 石牀(shí chuáng):石頭鋪成的牀。
  • 鞦月(qiū yuè):鞦天的月亮。

繙譯

兩座紅色的山崖削瘦高聳入雲,四周風聲雷響,瀑佈飛流。石牀上花朵盛開,嬾得打掃,躺著看著鞦天的月亮漸漸圓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禺陽的壯麗景色,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描寫,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壯美和甯靜。同時,詩人通過描繪花開月圓的景象,表達了對生活的愜意和享受。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間。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