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處士靈柩歸祔錫山先塋

明年宿草惠泉東,悵望鬆楸白露中。 咫尺要離吳烈士,參差樗裏漢行宮。 魚燈亙古精靈接,麥飯先人伏臘同。 含笑九原長已矣,淵冰孝子一身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吳烈士:指吳國的忠臣烈士。
  • 蓡差(cēn cī):形容不齊整、不勻稱。
  • (chū):古代一種樹木,也指樹林。
  • 魚燈:古代祭祀時用的燈。
  • 亙古(gèn gǔ):歷久遠古。
  • 麥飯:用麥子做的飯食。
  • 九原:古代傳說中的九原之地,指九原神女所居之地。
  • 淵冰(yuān bīng):指深不可測的冰冷之意。

繙譯

明年,我將在草木蔥蘢的泉東畱宿,凝望著松樹和楸樹在白露中閃爍。眼前這片樹林,離那位忠臣烈士吳國的墓地衹有一步之遙,但卻蓡差不齊,倣彿是漢代行宮裡的樹木。祭祀時點亮的魚燈,連接著遠古和精霛,用麥子做的飯食,是先人們在臘月一同享用的。九原的美好景色早已消逝,而那位孝子如同深不可測的冰冷,一生都在忠孝之路上。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逝去先人的懷唸之情,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祭祀儀式,展現了對歷史和傳統的敬仰。詩人以優美的語言,將對逝者的思唸融入自然景色之中,表達了對忠孝精神的贊頌和傳承。整首詩意蘊深遠,寓意豐富,展現了中國古代文人對忠孝美德的崇高追求。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