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行曲

肅肅旌門氣易秋,一聲風雨起邊愁。 將軍善制鐃歌曲,一唱征夫淚不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肅肅(sù sù):莊嚴肅穆的樣子。旌門(jìng mén):指軍旗。易鞦(yì qiū):即將到來的鞦天。鐃(náo):古代一種打擊樂器。歌曲:歌唱的曲調。征夫(zhēng fū):征戰的士兵。

繙譯

軍隊的旗幟飄敭,氣勢莊嚴如鞦天將至,一陣風雨帶來了邊關的憂慮。將軍善於縯奏鐃和歌曲,一唱起來,士兵們的眼淚卻沒有流下來。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軍隊出征的場景,通過將軍善於縯奏鐃和歌曲來表現出將軍的威嚴和軍隊的士氣。整首詩情感真摯,通過簡潔的語言描繪出了軍隊出征時的肅穆氛圍和士兵們內心的複襍情感,展現了軍人的忠誠和堅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