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懷毛翰林大可

家近湘湖多紫蓴,季鷹聞已作逋臣。 能爭西子爲鄉里,莫繼夷光作土神。 弟子偏多才藻女,先生故是滑稽人。 若蘭妒絕陽臺去,老蚌無珠淚滿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紫蓴(zǐ tián):水草名,生長在湖泊中。
  • 季鷹(jì yīng):指鳥名,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鳥。
  • 逋臣(bū chén):古代指逃亡的臣子。
  • 西子(xī zǐ):指美女,傳說中的西施。
  • 夷光(yí guāng):古代傳說中的一位賢人。
  • 才藻(cái zǎo):才華。
  • 滑稽(huá jī):幽默詼諧。
  • 若蘭(ruò lán):美女名。
  • 陽臺(yáng tái):古代指樓閣。
  • 蚌(bàng):蚌殼,指蛤蜊類動物的殼。

翻譯

家住近湘湖,水草豐茂,紫蓴滿布。傳聞季鷹已成逃亡之臣。能夠與西子相比美麗,卻不願繼承夷光的賢明成爲鄉里的神明。弟子中有許多才華橫溢的女子,先生卻是位幽默詼諧的人。美女若蘭嫉妒離開了陽臺,老蚌卻無珍珠,只有淚水滿布巾。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家住湖邊的人,周圍環境優美,但卻有着一些不同尋常的事情發生。詩人通過對紫蓴、季鷹、西子、夷光等形象的運用,表達了對美麗、才華、賢明的嚮往和思考。在描寫弟子和先生時,展現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通過對美女若蘭和老蚌的比喻,表達了人生百態和命運無常的哲理。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想象力,值得細細品味。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