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徐孝先

銜哀四十春,縞素一孤臣。 牧犢無家久,烹魚有淚新。 水圍河渚宅,梅隔武林人。 苦節誰能似,天留不死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縞素(gǎo sù):古代帝王所穿的白色喪服。
  • 牧犢(mù dú):指放牧牛犢。
  • 烹魚(pēng yú):煮魚,此処指生活貧睏。
  • 水圍河渚(shuǐ wéi hé zhǔ):水邊的河岸。
  • 梅隔(méi gé):梅花隔開。
  • 武林(wǔ lín):指武林人士,武林中的人。

繙譯

寄給徐孝先生 哀傷已有四十個春鞦,穿著白色喪服的孤獨臣子。 放牧牛犢無家可歸已久,煮魚時眼中含淚。 住在水邊河岸的房子裡,梅花隔開武林中的人。 苦難的生活誰能與我相似,命運讓我不死。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睏苦生活的感慨和對命運的無奈。詩中描繪了一個窮睏潦倒的孤臣,生活艱難,無家可歸,煮魚時淚水盈眶。作者通過對自身遭遇的描寫,表達了對命運的不滿和對苦難生活的感慨,同時也表現出對堅強和不屈的態度。整首詩意境深遠,寓意深刻,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思考和對命運的挑戰。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