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孫少參

翩翩旌節向金衢,良馬俳徊爲彼姝。 香浦又添沉水物,青鸞頻返夜光珠。 三年德政同西蜀,五郡嫗歌是大夫。 涕泣自知難借寇,崧臺趨送到南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翩翩(piān piān):形容飄逸輕盈的樣子。旌節(jīng jié):指旗幟。金衢(jīn qú):指皇宮。俳徊(pái huái):徘徊。姝(shū):美女。香浦(xiāng pǔ):指宮廷。沉水物:指珍寶。青鸞(qīng luán):傳說中的一種神鳥。夜光珠:指月亮。西蜀:指蜀地。五郡:指五個郡縣。嫗(yù):年長的婦女。崧臺(sōng tái):古代地名。南禺(nán yú):古代地名。

翻譯

旗幟飄揚在皇宮前,優美的馬兒在那美麗的姑娘身旁徘徊。宮廷又增添了珍寶,傳說中的青鸞常常回返夜空中的明月。三年來,善政在西蜀同盛,五個郡縣的老婦人都歌頌這位大夫。我自知難以藉助敵人,只能涕泣着前往崧臺,送別到南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孫少參的場景,通過描寫旗幟飄揚、美麗的姑娘、宮廷珍寶、神鳥青鸞和明月等意象,展現了送別時的壯麗景象和深情厚意。詩中融入了對政治的讚美,表達了對孫少參的敬重和不捨之情,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誼。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